撰文:EOLembrain東方快線研究部
日期:2012/10/08
Photo provided by AndyRobertsPhotos
選擇看一部好電影,已經成為現代人重要的休閒活動之ㄧ,從好萊塢特效強片到藝文、小眾電影,各有喜好支持者,而到底民眾看電影的習慣是如何?本週EOLembrain東方快線將根據9月份進行的「觀影行為調查」進行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滑鼠取代遙控器
調查結果顯示,59%的網友觀賞電影的管道為「電視電影台」,打開電視就可以觀賞影片的便利性,無論播放的是新片或舊片,確實滿足了許多人想窩在家裡並且打發時間的需求。其次進「首輪戲院」觀賞電影的比例佔56%,顯示過半數的人還是願意花錢進戲院觀賞新片,享受大螢幕及聲光效果。15-19歲青少年族群明顯透過不需花錢的「免費網路電視」(67%)及「網路下載/在線觀看電影」(60%),然而「電視電影台」(48%)則是青少年族群的第四順位,由此消長現象可見,在15-19歲族群觀看電影的媒介裝置漸漸從電視螢幕轉移至電腦螢幕,網路成了最大的電影供應來源,選片方式逐漸由遙控器轉變為滑鼠。
20-29歲為電影票房主要來源
20-29歲年輕族群到「首輪戲院」觀賞電影(65%)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各年齡層,同時也成為該年齡層首選觀影方式,然而透過「免費網路電視」(56%)、「網路下載/在線觀看電影」(54%)比例同樣相對較30歲以上族群高,而透過電視收看「電視電影台」則有(56%),平均地透過網路與電視觀看電影 ,20世代可謂為網路與電視觀影平台分水嶺(見圖1)。

不同世代,電影扮演不同溝通角色
電影不只為許多人滿足心靈的文化營養品,更是在交際圈中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讓我們進一步分析不同世代間主要共同品味電影的對象有哪些相異之處。
19歲以下世代,電影較多為朋友(32%)與同學(26%)間的潮流媒介;
20-29歲則透過電影在另一半(34%)與朋友(33%)間交流互動;
在30-39歲中,電影則多半為與另一半(47%)培養感情的催化劑;
而在40歲以上世代,電影則扮演拉近家人(40-49歲41%、50歲以上46%)間情感的休閒娛樂(見圖2)。

以上調查乃根據EOLembrain東方快線網絡市調於2012年9月針對市調會員(Panel)所進行的「觀影行為調查」而得,共有來自全台灣北、中、南、東部等地區縣市、不同年齡、性別的市調會員參與本次網路調查,樣本組成如下:

- 以上內容或數據竭誠歡迎引用,唯請加註說明資料來源為EOLembrain東方快線。
- EOLembrain東方快線,擁有堅實可靠的網路市調會員資料庫(Panel database)、快速的調查系統以及專業的市調服務,提供客戶更可信、更便捷、更精準的網路調查服務。
- 若想獲得更多調查數據或市場研究相關服務,歡迎洽詢Tel:02-2707-6200,由專人為您服務及解答,或請至EOLembrain東方快線,獲得更詳實訊息。
-
連結icon為創用CC授權使用。出處:http://komodomedia.com/